十几辆私家车一字排开,打开后备箱,缠一圈氛围灯,支起折叠桌椅,再挂起“blingbling”闪着光的摊位招牌,后备箱市集就开业了。
这个初夏,热热闹闹的后备箱市集点燃了南京市民夜生活的热情。当你还在好奇什么是“后备箱经济”的时候,它已经开到了你家门口,用一束花、一杯茶、一个气球为你打开了“新消费”的大门。这届年轻人怎么这么有生意头脑?他们说,这不仅是做生意,更是一种文化,一种生活态度。
生意:小小后备箱撬动南京夜经济
夜晚十二点,城市的喧闹逐渐消退殆尽,此时的陈瑾刚刚忙完最后一个场地的收摊工作。“我本来是在上海开自媒体公司,年初偶然的机会在南京的五马渡拍了后备箱市集的视频,火了,随后又给一些比较有特色的车主做街头采访,在抖音上发布视频,热度都比较高。从那时候起就建立了七个粉丝群。”陈瑾告诉记者,随着深入了解,她注意到,由于后备箱市集存在占道经营、场地卫生等问题,很多车主找不到合适的地点出摊,为此她萌生了一个想法:能否去联系一些场地,组织车主们合规摆摊?
有规则必有门槛,经过陈瑾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努力,后备箱市集开始在一些商圈“站稳脚跟”,如今,陈瑾的车队已经有两百多位车主了。“所有加入车队的车主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核。”陈瑾介绍,为了保证车队的口碑与形象,他不仅要求车主提供营业执照、食品安全许可证、健康证等证件,甚至对后备箱的装饰、不同摊位的选品都有要求。“我们不是简单的摆摊卖东西,而是要把它做成一种文化。”
有趣的是,随着后备箱市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,形势已经从车主们需要场地,转变为场地需要车主们。
“我们商场提前向街道报备活动,邀请车队来摆摊。”前不久,后备箱市集开到了河西缤润汇门前的广场上。商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疫情期间商圈冷清了不少,让车队在商场门口摆摊,利用后备箱市集的活力与烟火气吸引周边居民,是一件互利共赢的事。
不止商圈,不少景区、露营地也积极与车队接洽,大有“得后备箱者得客流”的意味。连消防员都忍不住来“蹭热度”——过去两周的周末,南京市消防支队把消防科普车开进五马渡后备箱市集,随爸妈来逛市集的小朋友们乖乖排起长队,只为体验一把举起消防栓的乐趣。
“后备箱市集是比较年轻、时尚的,与商圈、景区的调性一致,能够很好地为商圈、景区引流。”南京市商务局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处处长徐雪峰表示,商务局进行过摸底,“520”当天,五马渡后备箱市集生意最好的一家单车收入3000元。而市集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让车主们卖卖货,它引领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,小小的后备箱撬动了南京夜经济的大市场。
生活:年轻人在“后备箱”建起社交圈
陈瑾的车队品牌叫做“不误正夜”,她说,其中传达的含义是希望大家不浪费这样美好的夜晚。
早晨是企业职工、银行柜员,晚上就变成了调酒师、酷炫的机车爱好者,加入后备箱集市的车主遍布各行各业,有全职的,有兼职的,也有出于好奇和爱好来体验生活的年轻人或者学生群体。走在后备箱市集,汉堡热狗、钵仔糕、手打柠檬茶、可爱的宠物、啵啵鱼应有尽有,车主们各显神通,你会感觉仿佛是在参与一场热闹的聚会,这是一种充满感染力的快乐。
他们当中有很多全职的摊主原本就是有自己摊位或者开小店的,受疫情影响,店面客流量减少,通过后备箱集市慢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粉丝社群,收获了不错的效益。而通过交流,记者发现,更多的人是想通过后备箱集市展现或释放自己的“另一面”,而不单纯是“想盈利”。
“牛忙汉堡”的经营者李先生告诉记者,他原本是拍摄探店视频的美食博主,自己喜欢美食、喜欢后备箱文化,于是专门买了车来进行改装、设计,成为了一名“全职摊主”。“因为没有实体店面,减少了租金等成本压力,于是想专注做好质量。”李先生表示,从原料就开始严格把控,使用每天现做新鲜的汉堡肉饼,目前汉堡车每天大约能营收2000-3000元,除去人工和原材料成本,只有30%-40%的利润。”
同样出于爱好,“且为乐”咖啡摊主陈先生投入了20-30万来设计改装车、购买较顶级的咖啡器械、精心尝试挑选咖啡豆,“不求回本,我只是觉得这样很快乐,是人生中一种独特的体验。”陈先生的本职工作是经营一家汽车改装店,移动咖啡车成了他吸引同好的“招牌。还有2002年生在瑞士求学被困南京的米其林三星“调酒师”,有把画室带着跑、被颜料和涂鸦淹没的“地垫美少女”……在后备箱市集,“90后”和“00后”们找到了自己的社交文化圈,通过后备箱彰显自己的个性与态度,并通过新媒体引流,使人们从集市关注到个体,自此打开新消费的大门。
生命力:监管保障后备箱永远“在路上”
去掉“后备箱”这个前缀,夜市、市集、摆摊等关键词,更容易让人联想到的是不规范、食品安全隐患、缺少监管等一系列负面问题。这些问题如何破解?在消费者产生顾虑之前,不少车队组织者已经先一步意识到这些问题。记者调查中发现,这届年轻人有着非常好自律意识——不少车队从组建之初就建立了自己的规章制度并慢慢完善。
同时,商务部门、街道社区、园区管委会也在发挥各自职能与优势,帮助后备箱车队接洽合适的场所,希望通过固定的场地、规范的管理来完善后备箱市集,共同为这种新兴起的消费模式创造良好环境。
“商务部门会要求商圈、景区、或者车队主理人对车主资质进行审核。”徐雪峰说,“有些后备箱车主有自己的实体店,相应地也有营业执照等证件,而有些车主是“兼职”的,这些车主可以参照景区的流动摊贩来管理,一般要求车主到社区申领健康证后上岗。
同时,徐雪峰表示,接下来,商务局将通过网络评选等形式,以正面典型引领、带动更多车主提升服务。商务局还将探索与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动,共同规范后备箱市集。
除了规章制度方面的保障,徐雪峰还告诉记者:“最近,我们还联合小红书发起后备箱文化培训。为有意愿的车主提供文化、传媒、营销类课程,将车主培养为内容创作者,实现双向引流,为后备箱市集的发展赋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