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入行千万别急着囤货!现在聪明人都从无货源模式起步,等店铺单量稳定了再考虑小批量进货。比如先拿三五十件试水,成本压到几块钱的日用品,转手就能翻十倍卖给老外,像国内的纸巾、清洁球这些,在老外眼里都是香饽饽。

这行最怕两种人:一种是上来就砸钱囤货的愣头青,另一种是被"保证月入十万"的骗子忽悠的小白。真正的行家从来不做百分百赚钱的承诺,能不能成关键看你愿不愿花时间钻研。有个学员去年9月入场,第三天就爆单,但人家前期测试了十几款产品,每天盯着数据优化到凌晨两点。
跨境其实分两种玩法:跨境店用国内营业执照,货从中国发;本土店用海外公司注册,能享受当地流量红利。新手建议先从跨境店的无货源模式摸着石头过河,客户在俄罗斯下单,你立刻去1688采购发到中转仓,连打包都不用经手,赚的就是信息差。

现在国内电商早被大卖家垄断了,但海外市场还留着小玩家逆袭的机会。就像我们去年做短剧推广,第一批吃螃蟹的工作室现在月流水都过百万。重点是要找到认知差距:为什么有人收3000学费学员抢着报,有人300块都招不到人?核心竞争力永远在运营细节里。
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敢拿一两百万压货的老板,反而更谨慎测试新品;口袋空空的创业者,倒容易All in压宝。说到底跨境电商是滚雪球,前期20%的利润看着少,但复利起来比高利贷还吓人。有个95后这两年就死磕波兰市场,专卖五金配件,现在仓库从50平扩展到3000平,关键人家始终坚持"卖一单进一单"的原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