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热门资讯 > 其他信息

地下室人的精神迷宫:《地下室手记》与现代人的认同危机

凌创派 2025-04-14 22:28:54 人看过
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那个躲在地下室20年的怪人竟然是你我的精神写照。每天戴着面具上班的你,在朋友圈强装岁月静好的你,深夜emo时恨不得注销所有社交账号的你,咱们骨子里不都住着个变种"地下室人"吗?

地下室人的精神迷宫:《地下室手记》与现代人的认同危机.jpg

现在这个时代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更荒诞。你看那个抖音网红,一边直播卖惨博同情,转头就在微博炫富。这不就是现代版的地下室人?白天在公司唯唯诺诺,晚上在游戏里当"键盘侠"。我们比19世纪那个小公务员玩得更高端,人家好歹就一个地下室,咱们每人都有七八个社交账号,每个账号都活成不同的人。

说来好笑,现在年轻人最怕的不是被人看不起,而是被算法打上低端标签。我认识个姑娘,天天在ins晒米其林,实际吃着泡面还花呗。问为啥,她说:"宁可在现实饿死,也不能在社交平台输阵。"这不就跟书里那个借钱买衣服的公务员一样傻?只不过现在咱们借的是花呗,买的是滤镜。

最讽刺的是相亲市场。有人在交友软件上侃侃而谈,真见面就怂成一团。"聊得挺好的,见面咋就冷场了?"这话听着耳熟不?简直跟地下室人遇见丽莎时一个德行。现在更多了种新型病人,微信上能说会道,面对面就变哑巴。科技越发达,人越不会说人话。

你猜现代人最擅长的技能是什么?是同时活在好几个平行世界。白天是领导眼里的乖员工,晚上是游戏里的大神,深夜是微博上的哲学家。我们嘲笑地下室人精神分裂,自己却在量产更分裂的版本。至少人家就一个地下室,我们现在人人都有"数字地下室"那些仅自己可见的朋友圈,凌晨三点删了又发的微博。

但说实话,我越来越理解这个疯子了。现在的职场不就这样?一边吐槽同事是傻逼,一边聚餐时抢着买单。朋友圈里的精致生活都是演给别人看的,真实想法都写在仅自己可见的备忘录里。当代人的生存法则就是:表面笑嘻嘻,心里mmp。这跟书里那个在办公室装高冷的公务员有啥本质区别?

有个细节特别扎心。主人公明明想跟同事做朋友,最后还是闹翻了。现在多少友情就这么死的?聚会时不怼两句显不出个性,怼完又后悔,拉不下面子道歉,结果关系就这么凉了。我们管这叫"真性情",人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个世纪前就诊断出来了,这是病,得治。

说来你们可能不信,现在连谈恋爱都成了行为艺术。认识个哥们,微信上聊得火热,真约出来了反而手足无措。"还是隔着屏幕自在"这话简直能当时代宣言。现在的人啊,在真人面前不会说人话,对着手机却能掏心掏肺。爱情变成了一场大型真人秀,我们都是蹩脚的演员。

好省阅读馆.jpg

最有意思的是丽莎那段。现在多少感情就这么毁的?明明喜欢得要死,偏要装作不在乎。等到对方真走了,又开始写小作文。我们笑话地下室人拧巴,看看现在的感情状况,暧昧时欲擒故纵,分手时死缠烂打,复合时又故作高冷。人类的本质就是行走的矛盾体。

凌创派带大家读的这本书最狠的地方在于,它让我们照见了自己最不堪的一面。那个神经质、自相矛盾的公务员,不过是放大了我们每个人都有的阴暗面。我们嘲笑他躲在地下室,却忘了自己每天要刷多久手机才能入睡。说白了,现代人的地下室都建在智能手机里。

所以别急着judge这个疯子。在一个人人都在表演的时代,或许最健康的心态就是承认自己也病得不轻。就像有次在豆瓣看到的热评:"承认吧,咱们都是当代地下室人,只不过有人地下室里装修得比较好看。"

相关阅读

好省阅读馆

热门标签

导师微信
短剧授权
手机扫一扫
导师微信
微信扫一扫
微信号:kt022999
贴吧问答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