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夜刷短视频时,总能看见那些带着夸张特效的沙雕漫剧。你有没有想过,这些内容背后藏着怎样的财富密码?最近接触了各类AI剪辑工具,彻底颠覆了我对内容创作的认知。

与传统短剧动辄百万的制作成本不同,AI漫剧的制作成本只有真人剧的10%。前阵子认识个大学生团队,三个人用AI剪辑工具做了部校园恋爱漫剧,一个月光平台分成就收了8万多。最让人意外的是,他们完全没有专业影视背景,剪辑用的是剪映,剧本是知乎热帖改编的,人物造型直接用AI生成组合。
目前市面上70%的AI漫剧都是沙雕搞笑类,就像那个爆火的《重生之我在霸总家当保姆》。但真正能拿到平台保底签约的,往往是悬疑、玄幻这些有技术门槛的题材。去年番茄小说有个《古镜迷踪》的漫剧项目,制作方用AI实现了真人剧难以呈现的"镜中人"特效,单集采购价直接翻了三倍。

对于想入局的创作者,重点要关注两个红利窗口:一是红果和番茄小说正在疯狂收购优质AI漫剧,只要DEMO过得去,谈个3-5万的保底很常见;二是AI剪辑工具已经把技术门槛打下来了,他们现在的角色统一性和文字转分镜功能,输入提示词就可以自动生成统一角色的镜头脚本。
有个很取巧的选材方法,直接扒榜短剧改编。像《哎呀皇后娘娘来现代》这种爆款,用AI重构人物形象就能出新版本。测试过把古装权谋剧改成赛博朋克风,同样的剧本换个皮肤,在短视频平台播量能差20倍。

平台补贴方面藏着个"二八定律":80%的流量扶持会给到前20%的精品内容。认识个专门做AI漫剧的工作室,他们每部剧必做两个版本:一个用常规古风模板快速抢占流量,另一个加入专属定制的粒子特效去冲平台S级评定。这种打法三个月做到了单账号百万粉。